xm官网开户

国产“三蹦子”出海菲律宾:谁说电三轮不如老吉普?(2025年03月14日)

XM

继“你好”“谢谢 ”之后 ,许多老外学会的第三句中文,是“倒车请注意”。

过去一年,中国电动三轮车的出口量达到了65万辆 ,同比增长约8%;出口总金额近55亿美元,同比增长约10% 。伴随着国产电三轮在海外销量渐长,内置在车辆语音芯片中的“倒车请注意” ,也开始在海外的大街小巷响起。

相关视频流传回国内,网友们震惊于村里“三蹦子 ”也能登上纽约时代广场的“小伙海外卖三轮,3个月赚100万”的新闻也频频刷屏。

今年春天 ,我偶然发现有朋友正在菲律宾创业卖电动两轮车、三轮车 ,便怀揣着巨大的好奇,找他聊了聊国产“三蹦子”在菲律宾的出海情况 。

如果说在欧美市场,购买“三蹦子 ”的用户更多是对这类交通工具感到新奇好玩;那么在基建尚不完善 ,公共交通工程常年停摆的菲律宾,“三蹦子”更贴近当地国民出行需求,实用价值也更高。

店主(化名)2023年来到菲律宾 ,最初从事快递行业,逐渐积累起对于菲律宾交通情况的认知后,2025年年初 ,他与朋友开始了在菲律宾卖三蹦子的生意。

店主在菲律宾的线下门店,图源:受访者

在海外,“身价”飙升

“从1月到现在 ,我们卖出了十几辆电三轮 。 ”店主说道,“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渠道都有顾客购买,但是来现场看车的人更多 ,线下的价格也相对便宜。 ”

去年年底 ,在菲律宾江西商会的推介下,店主与江西一家生产“三蹦子”的厂家达成合作:厂家负责将车辆所需零部件运往菲律宾;店主在菲律宾当地组建了一个大约六七人的组装团队,负责在国内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,完成整车组装。

在海外是新鲜事物的电动三蹦子,在国内已经有着成熟的产业集群 。

据央视新闻报道,目前我国现有电动车相关企业151.7万家 ,江苏徐州 、无锡,河南洛阳,山东临沂等地均有大量厂商聚集 。这些厂商一方面满足了国内电动车市场的庞大需求 ,另一方面也在愈发激烈的同质竞争中面临着平均毛利降到10%以下的困境。

目前,国内普通电动三轮的价格区间在2000—5000元,即便最高档的电三轮定价也很少超过1万元。而在海外 ,电三轮的利润空间十分诱人,特别是欧美市场,电三轮的售价能够高达3000—6000美元(约2—4万元) 。

即便在远不如国内发达的菲律宾 ,电三轮的市场定价也在70000—160000比索 ,约1—2万人民币。要知道,菲律宾中小城市每月的平均工资才10000—15000比索,相当于至少5个月工资才能买得起一辆电三轮。

“菲律宾自北向南 ,越往南方走其工业化、商业化程度越低,很多地方甚至仍未覆盖网络 。”店主向我介绍当地的情况,“你见过投币式WiFi机吗?这里很多路边的杂货店会有这类机器 ,投10比索可以在附近用30分钟WiFi。 ”

受海外市场的供需关系,以及关税、物流成本等因素的影响,国产电三轮在海外的定价空间更高是显而易见的 ,但问题是:在贫富差距极大的菲律宾,真的会有人愿意花七八万比索买一辆电三轮吗?

“菲律宾年轻人特别多,30岁以下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% ,比起价格更高的四轮汽车,电动两轮车或三轮车才是首选。”店主解释道,“菲律宾人买东西基本都会分期付款 ,他们习惯超前消费 。”

前去购买电三轮的菲律宾人 ,大部分是路边的小生意人,他们需要三轮帮他们拉货 、送水;也有小部分是年轻妈妈需要每天送小孩儿上下学,去菜市场买菜。总结起来 ,菲律宾人购买电三轮的用途要么是载人,要么是载物。

图源:受访者

目前已经成交的十几单生意中,令店主印象最深的是一名会变魔术的顾客 ,他购买电三轮是为了在路边摆摊卖烧麦 。“当时我们聊的特别开心,他还给我们表演了变硬币和钱包着火,特别爽快地就成交了。 ”

车买回去还不到一周 ,这名卖烧麦的“魔术师”就给店主发消息,问“倒车提示音太吵了,能不能拆掉”。

店主告诉我们 ,只要是国产的三轮车,基本上都是用的同一个倒车语音芯片 。

“芯片内置在车里面不太好拆除,但没过多久 ,‘魔术师’就又发来消息说他已经习惯了 ,也明白这个声音是attention reverse的意思 。‘倒车请注意’已经快成国际通用语了。 ”

从吉普尼到光伏电三轮

正如突突车是印度的“交通Queen”,一直以来,菲律宾也有自己偏爱的本土出行工具——吉普尼。

二战结束后 ,菲律宾人将美国军人遗留下来的威利吉普车进行了改装、加长,车厢内左右两侧加设两块长板,一次可以容纳15—25名乘客 。吉普尼由私人所有 ,通常没有固定的上下车站点,人们可以在路边任意招手上车,再随时下车。

自20世纪50年代初 ,吉普尼开始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出现,至今仍是许多没有私家车的菲律宾人,最主要的出行方式。菲律宾人喜欢将吉普尼涂上鲜艳的色彩或图画 ,并装饰一些华丽可爱的小配件,行走在当地马路上,经常能遇到五颜六色、坐满乘客的吉普尼从身边呼啸而过 。


对于出行工具的“改装”热情 ,已经刻在菲律宾人的骨子里。

曾经有客户在店主的店里买了一辆货运型电三轮 ,但是回去就自己改装成了客运型的三轮车:“咱们对于三轮车的产品类型分得比较细致,一般有运货需求就买货运三轮,有载客需求就买客运三轮。但菲律宾人动手能力很强 ,人家回去自己加两个板子,货运立马变客运 。 ”

某种程度上,这也是店主没有选择整车出海的原因。

一方面 ,目前电动三轮的整车出海模式,大多由国内生产厂商为主体,目的是拓宽电三轮的销售市场;另一方面 ,采用“国产零部件,当地组装”的模式,也能更大程度上保留后续“本土化改造”的可能性:当下国内厂家的生产线还相对固定 ,菲律宾人则喜欢更花哨的外观设计。

由于传统吉普尼烧的是柴油,不仅噪声大,污染也很严重 ,2017年菲律宾政府启动了“公共交通现代化项目 ” ,计划用电动吉普尼取代传统吉普尼 。如今该计划仍在推进中,但因为资金不足以及技术问题,进展十分缓慢。

除了吉普尼 ,菲律宾当地还有约350万辆传统燃油三轮车,近年来当地政府也在推动这部分车辆的电动化进程。根据菲律宾能源计划(2023—2025),到2030年电动三轮车在菲律宾电动车总数中的占比将达到50% ,并在2040年增加到60% 。

而在消费者一端,菲律宾当地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,充电比燃油更便宜 ,购买电动三轮车的性价比更高 。

“菲律宾本土也有一些电三轮企业,但是他们的技术和质量都很一般,所以给国产三蹦子留下了开拓空间。 ”店主坦言 ,“国产三蹦子借助中国工厂的强大产能出海之后,在菲律宾当地简直是降维打击。”

前几天,还是那位卖烧麦的“魔术师” ,他的三蹦子电池连接线有点松动 ,虽然只用螺丝紧一紧就可以了,但店主还是派了技术员同事去帮他维修 。“修好了之后,他特别开心 ,送了我们一大袋芒果干,还夸这个车买回来只充过一次电,特别耐用。 ”

耐用的原因当然不是国产三蹦子有魔法 ,而是因为店主销售的国产三蹦子配置了光伏顶棚。

有了光伏顶棚,可以给电动三蹦子“增程”大约35%:原来只能跑70公里的三蹦子,在东南亚的似火骄阳下可以跑100多公里 。

菲律宾地处热带地区 ,常年光照充足,用店主的话来说:“在这里阳光一年到头哐哐往地上砸,跟不要钱似的。早在2010年左右中国的光伏电池就已经很成熟了 ,但在特别适合发展光伏产业的菲律宾,光伏电三轮却还并不常见。”

先一起把“蛋糕 ”做大

2023年,中国“新三样”出口交出亮眼成绩单:电动载人汽车 、锂电池、太阳能电池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,达1.06万亿元 ,同比增长29.9%,正式取代服装、家电 、家具“老三样”成为出口新引擎 。

于是,作为新能源产业链终端产品的电动三轮车 ,在环保浪潮的助推下,正再次迎来“最好的时代 ”。

图源:受访者

了解出海历史的人可能会知道,早期中国摩托车出海越南失败后 ,曾在整个东南亚市场造成信任危机。

21世纪初,国产摩托车曾以低价策略占据越南80%市场份额,却因恶性价格竞争导致质量失控 ,最终市占率暴跌至1%,只能集体退出东南亚市场 。因此,新一轮电动三蹦子的出海征程中 ,各大品牌和厂商都汲取了曾经的失败经验,更加注重提升质量并重建信任。

目前在菲律宾比较知名的国产电三轮品牌是“NWOW”,这是一家来自江苏无锡的品牌 ,在菲律宾的各个城市共有20多家门店 ,几乎占据了当地50%以上的市场份额。店主告诉我们:“在首都马尼拉离中国城比较近的地方,路上跑的都是他们的电动车……”

在进入菲律宾市场的早期,为重建信任 ,NWOW不仅设立本土工厂,还为其他品牌遗留在菲律宾的故障车辆提供维修与技术支持 。与此近些年雅迪 、众星等中国企业也正加速布局东南亚生产基地,在越南、印尼、菲律宾等国家构建制造网络 。

耐心的市场耕耘的确带去了变化。据店主观察:“现在有很多菲律宾消费者都是‘技术狂魔型’的。他们会详细追问电机功率 、电池伏数、续航里程乃至光伏转化效率等技术参数 。 ”本质上 ,这是国产品牌激烈竞争催生的市场教育成果——当每个销售员都在强调技术优势,当地人也自然学会了用数据衡量质量与性价比。

在店主看来,当下菲律宾电动三轮车的竞争并不算激烈 ,菲律宾的人口红利仍在,国产品牌们带着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入场后,市场增长空间仍旧充足。

“不同品牌和企业的人群定位和细分市场区域也各不相同 ,还处于大家先一起把蛋糕做大的阶段 。”

而从20年前的价格屠夫到如今的技术布道者,中国电动“三蹦子”在东南亚市场的卷土重来,正演绎着中国制造业出海最生动的转型样本。